江西庐陵因“一门三进士,隔河两宰相,五里三状元,十里九布政,九子十知州”而闻名天下,千年古村——谷村就是庐陵文化的一个缩影,其历史的厚重、人文的兴盛在庐陵可谓为翘楚,被誉为“中国进士第一村”,也是江西省内最大的单姓村。

《宗族·科举·名士 : 吉水谷村文化个案研究》
作者:邹锦良
责任编辑:李月华
定价:68.00元
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
《宗族·科举·名士 : 吉水谷村文化个案研究》系对庐陵历史文化名村谷村的文化研究著作,作者根据元朝初编,历经明清数次修补,至清宣统年间所编写的《谷村仰承集》为主要史料,对谷村的历史、地理变革,尤其谷村李氏一族的家族奠基、繁衍、兴盛、分支、迁徙,及李氏家族所表现出的重视教育、科举,崇祖敬先,创造出谷村独立而有魅力的文化,进行了系统条理的搜罗分析、阐述和深入考证,间及采访今日村民,对谷村的社会风俗、日常生活行为叙述有当,并整理《谷村进士表》《谷村忠节表》《谷村名胜表》附录其后,对今人了解和进一步探索谷村文化风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,顺应国家提倡家风建设、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风尚。
作者简介
邹锦良,1980年生,江西吉水人,教授,硕士生导师,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。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,博物馆副馆长,江西省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副主任。南昌大学首批“赣江青年学者”,兼任农工党江西省委文教专委会主任,江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,江西省历史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,省部级项目13项,出版专著6部,发表论文60余篇。
书 摘
在谷村这块神奇的土地上,因建村历史的悠久、人才辈出的辉煌、文化遗存的再现,在历史的绚丽篇章中留下了太多被书写、被传唱的印记:
谷村因人才辈出,被誉为“中国进士文化第一村”,为“三千进士冠华夏”的庐陵文化打底着色。谷村先民“耕读传家”,文风兴盛,人才辈出,赓续不断,肇始于唐,辉煌宋明,鼎盛于清。据《谷村仰承集》记载,自宋至清,谷村共有进士78名,举人115名,有贡士95名,甚至出现了“父子兄弟进士”“父子进士”“兄弟进士”“祖孙进士”“一门同榜进士”等诸多科举盛况。应该说,在中国近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史上,一个村庄能够涌现如此众多的进士,在全国来说都是难以见到的现象。谷村名士辉耀华夏,宋代神童龙榜李如圭、李献可,明朝嘉靖状元、著名地理学家罗洪先,明朝崇祯兵部尚书李日宣,兵部尚书李邦华,清朝四部尚书李振裕等均诞生于此。群星闪耀着谷村历史文化的星空。
谷村因李氏开基建村于五代乾贞年间,此后聚族而居,繁衍生息,时至今日,全村李氏人口逾万,被誉为“江西第一大单姓村”。据《谷村仰承集》记载,谷村李氏奉唐朝西平郡王李晟为一世祖。西平郡王李晟,唐朝著名宰相。李晟下传五世至李遵,徙居吉水高村(今江西吉水县阜田镇高村)。李遵之孙李唐为谷村始迁祖,李氏在五代乾贞元年(927)开基于谷村,至今已有1093年。据史料记载:“值吴杨溥割据,四方乱离,世事不可为,遂遁迹林泉,积善以贻后人。晚知高村形势非久大规模,乃卜度山水,得谷村之地。乾贞元年,迁而居之,即今旧宅也。”李唐生有三子,第三子留居谷村旧宅。一直延续至今,总共3派16房,形成了庞大的谷村李氏宗族的基本架构。如今,整个村子纵深两三里,左右号称十里。你问本地人:谷村有多少户人家,有多少人口?本地人的回答都很一致:上七下八,将近万人。所谓“上七下八”,意即上节七百户,下节八百户。与此同时,在千年发展过程中,谷村李氏不断分支各地,《谷村仰承集》记载:“我谷村分徙之地多矣,远则云南、四川以及两广、两湖、河南、浙江,无地不有。”
撰稿:李月华
编辑:饶俊思
审核:余晖